成為 UX 設計師之前:面試準備流程

第一次英文面試怎麼辦?歷經 agoda、honestbee 與 LINE 的過關斬將,我想能分享點什麼。

Salie Chien
12 min readOct 8, 2019
💡這篇文章適合任何想成為 UX 設計師的人閱讀,主要分享投出履歷前的準備作業。

2019 年初,我歷經了國際企業總部(agoda)、新創公司(honestbee)與國外企業在台分部(LINE)的所有面試流程,上述企業的公司體制、組織架構、設計文化與工作環境都不盡相同,光是走一輪面試流程就是一場震撼教育,未來有時間再另闢一篇分享。

回想起自己從下定決心到一路準備的過程,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撐過來,面試前一晚睡覺都會夢到自己在講英文、記錯面試時間,壓力排山倒海。然而,這些話寫在前頭不是想嚇唬誰,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做好「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」的心理準備。

由於文長,以下是文章大綱,點擊可以快速連結至該段落:

我的背景

先介紹一下我自己,畢業於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,大三開始擔任網路媒體的特約編譯,畢業後轉正職擔任社群編輯後期,開始一邊準備作品集找設計工作。在一家接案公司以設計實習生的身份正式踏入設計產業,三個月後轉正職作網頁設計師。

Work early and alone

簡單來說,非本科系畢業的我在接案公司累積了所有設計經驗,從中小型企業形象官網到大型電子商務網站,有獨立執行專案的經驗,也和設計師與工程師一起合作專案。(在此推薦我的設計師好夥伴 Cece 分享的️草山金工官網設計

雖然在接案公司能接觸各種產業很新鮮,但無法持續追蹤專案成果並優化,我發覺自己的能力無法隨之成長,於是起心動念開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。

設立目標

雖然在台灣設計產業只有兩年經驗,但總覺得國內產業環境還不是很成熟,也希望藉由環境刺激開拓視野,因此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國外工作。伴隨之,我還總結了幾點篩選職缺的方向:

1. 專注於實踐 UX 方法:做產品

在接案公司最大的優點和缺點就是「什麼都要做,但什麼都不精」(跟企管系有點像)。礙於專案預算和客戶需求,根本沒有資源規劃 Persona、User Research,甚至 Wireframe 也是大型專案才有機會執行。

以我一個非本科系又沒有繪畫天份的人來說,Visual 和 Graphic 一直是我的弱項,但轉個念想,企管系出身的我在資訊架構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)、流程規劃和行銷策略總是表現得比較出色,因此傾心研究 UX 方法應該是最適合我的一條路。

💡每家公司定義的 UX Designer 工作不盡相同,可能兼做 UI 或 Interaction,可以從職缺內容中判斷,面試時也留意問清楚。推薦閱讀:《第一次轉 UX Designer 就上手(上)

2. 國際化工作環境

大學畢業前考了多益 855 後,工作上只剩寫文件、讀英文文章、跟尼泊爾的外包工程師聊聊天用得到英文,根本黔驢技窮,更別提職場溝通上的口說英文。因此我也想藉工作趕鴨子上架,讓環境逼自己奮發圖強,勇敢說英文!

從這段期間的面試經驗中我也發現,即便是發展有規模的新創,人在台灣還是不換腦袋,雖然是少數情況,但從提問和面試氣氛就讓我覺得心態侷限、先入為主,而不是敞開心胸彼此認識的感覺。(也許是我太感性,但我覺得面試就跟談生意一樣,先談得來,事情才有可能成。)

3. 組織架構、體制完整

到了求職生涯的第四年,之前都在小公司的我也希望嚐嚐福利好、資訊透明、升遷明確的滋味。(含淚)也希望設計團隊不要只是三五人的種子部隊,雖然有人說到了幾十人的設計團隊,自己就只是一顆小小螺絲釘,但我相信團隊擴大意味著更多元的經營方向,成熟的產品也能承受更多冒險和創新的空間,挑戰也不盡相同。

4. 大公司或當紅炸子雞

第一次踏出國門奮鬥難免徬徨不安,而且年紀也到了。考慮更多的是工作的保障與職涯發展,因此在公司選擇方面我主打安全牌,沒什麼理由,就是求個穩定。(當然也因此被打槍很多)

5. 薪水

設計實習生期間都能拿著兩萬塊薪水做三個月,應該可以說我是個不為薪水工作的人(都是熱情啊!含淚),但看著國外月薪十萬起跳的薪水,難道我要乾巴巴的癡望,而不是極力去爭取嗎?(設計師們振作啊!)雖然面試期間聽聞國內公司也有不錯的薪資水準,但綜合上述目標,我還是把這次的求職目標放在國外工作。

個人資料準備

不外乎作品集、履歷和 CV,這邊我只會簡單提點作個入門磚,其他自己爬文就看不完了。

大部分的面試官都會打開線上作品集,一邊聽我說明、一邊發問

1. 線上作品集

既然要應徵 UX Designer,能有產品開發經驗再好不過,但我的專案經驗有限,更何況認真要說產品開發的經驗,我也只有參與內部實驗性的專案而已。但管他的,我參與過最完整的專案就三個,面試時也證明重點不在專案數量,而在專案多元性能如何凸顯你的實力 🔥

我的線上作品集是自己硬刻的,手機版的 menu bug 到現在還沒修好。求職空窗期想說學點程式,促進未來和工程師溝通的效率,載了 Bootstrap 模板掛在 github 上(非常慶幸之前有跟工程師仔細討教),在 freeCodeCamp 上完 RWD 課程(html+CSS)就硬做,身為程式輟學生,花了非常多時間走了上百條冤枉路。

我不會說浪費時間,但既然目標是求職,我會認真建議大家使用現成的模板像是 SquarespaceWeebly,稍微修改成自己的風格就好,畢竟整理作品集的內容就要花很多時間了。

  • 至少兩個專案:會建議一個專案有深入的 end to end 流程,另一個專案則可以凸顯自己的優勢或興趣
  • 詳細的設計流程:必備項目不外乎專案目標、時程、負責工作、解決的問題、 Research、Wireframe、 Mockup、Prototype,即便不能每個專案都完整分享上述內容,也要盡力把專案從頭到尾的執行思路說清楚,內容不足時,建議側重在你主要負責的工作內容,或值得 highlight 的項目
  • 參考別人怎麼做:大推實習生作品集集錦 Cofolios,上面的作品集都是來自美國 Facebook、Google 的實習生分享自己的作品集,雖然大部分都是大學在學生,經驗同樣不足,但我從中學到他們的設計思路,以及自主開發或參與實習開發產品的流程,也能順便梳理一下英文文案。
💡推薦作品集
1. Rahul Jain (UX Intern at Google)
2. Ethelia Lung (Interaction Designer at Google)
3. Aileen Shin (UX Designer at Amazon)

2. 履歷

不管申請國外還國內工作我都有附上中英文履歷,這部分簡短精要即可,除了個人經歷,還要留意 typography 的排版功力了。

  • 顏色:以黑白為主,使用顏色也限制在 1 到 2 個顏色
  • 主要項目:工作經歷、最高教育程度、Leadership、Skills & Tools、Language。另外我也看蠻多人會列上 project 這一項,多半是列出自主開發的專案
  • 工作經歷:設計工作比較難數據化衡量成果,建議簡述參與專案、專案類型或產業經驗
  • 給別人看看:如果身邊有業界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再好不過,但不管是誰從旁人的角度都能找到一些自己沒發現的盲點
  • 參考別人怎麼做:一樣可以從 Cofolios 中的作品集搜尋參考的履歷範本。另外我也意外發現 Google 的 YouTube 頻道上會分享一些面試和履歷 Tips 可以加減看看《How to: Work at Google — Resume Tips

3. Cover Letter

老實說我一開始很排斥寫 Cover Letter,所以都只找能在求職平台一鍵應徵或附上基本資料即可應徵的職缺(好消極的求職者),但後來遇到一個很想嘗試看看但都沒收到回覆的職缺,才硬著頭皮到官網找人資 email 寄 Cover Letter。

這部分我能給的建議不多,我覺得 Cover Letter 主要目的除了介紹個人經歷,還要強力拉近自己與職缺之間的連結,在一封信裡讓對方感受到你多麽想要挑戰這份工作,並且有自信能勝任。

💡推薦閱讀:How to Write a Cover Letter》,這個網站分享了各種跟求職有關的資訊,後期在準備面試提問時我也拜讀很多篇文章,受用無窮。

國內外求職平台

這裡沒什麼好說的,就是每天刷新,目標每天投職缺。經驗談是如果在求職平台應徵後一個禮拜內沒收到回覆,就直接殺到公司官網應徵。(還是我太消極,一般人都直接殺官網?)

  • Glassdoor:找國外工作強推!除了職缺更新頻繁,更搜羅了薪資、公司評價還有面試分享
  • LinkedIn:主要拿來更新履歷,常會有獵人頭聯繫,職缺更新程度一般般
  • CakeResume:主要拿來更新履歷,常會有 HR 主動聯繫,目前新創職缺不少
  • Meet.jobs:主要新創職缺,但職缺少、HR 也不積極,加減看看
  • 104 人力銀行:主要拿來更新履歷,常有不適合職缺聯繫,國內大小公司仍頻繁採用

面試前準備

針對每一場面試,我會幫每個職缺建立一個 Doc,除了面試前發想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,面試結束後也要詳實記錄過程和答案。

基本大綱(左)、詳讀 Job Details(右)

1. 面試流程

我遇到的面試流程不外乎 HR 電話溝通、親自面談、線上通話、線上視訊、設計作業、Portfolio Review 和 White Board Challenge。如果一家公司不論幾關面試都算一次的話,我有過的面試經驗不到十次,所以每次面試前都做足了功課,但其實每個求職階段有個開始,後續就不會花很多時間了。

2. Google 公司、LinkedIn 面試官

面試前 google 一下公司近況應該是基本,如果 HR 有提供面試官姓名,別忘了到 LinkedIn 上找一下照片,對於降低面談時的緊張感非常有幫助,同時也能觀察一下同事的工作經歷。

3. 職缺詳情(Job Details)

拜讀了幾篇分享文,我才知道職缺內容裡有黃金,好的職缺內容不是主打零食櫃和下午茶,而是清楚列出要求經歷和工作內容,也是第一步判斷這個工作適不適合你的依據。(當然我還是覺得有機會先聊聊看再說)

更重要的是,你也可以發現公司的設計文化看重的是什麼,像我在準備 agoda 面試時,不管在職缺詳情、官方 YouTube 頻道分享的影片,甚至是面試時他們都不斷強調 Data Driven 的設計思維,我也很積極在面談時表示認同和興趣 ❤️

4. 面試經驗

很感激近幾年竄出的職場透明化分享平台,除了面試分享,也能從在職員工對公司的評價中,對未來的工作內容和環境有些想像,當然也是閃掉雷公司的利器!也呼籲大家踴躍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。

5. 問對問題,準備好答案

除了基本的中英文自我介紹,準備好接招的問題永遠不嫌少,像以我非本科系又想從 agency 轉做產品,可想而知有一堆考古題。我認為準備答案這部分最主要的目標是緩解緊張、減少面試時的思考壓力,而不是絞盡腦汁想包裝答案掩飾自己的弱項。大部分的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,凡事一體兩面,端看你怎麼想。即便被問到難以回答的部分,只要梳理好自己的思路,清楚的闡述自己的想法,盡可能說服面試官就好。

別忘了你也在面試公司,雖然大部分的面試官都會在一開始簡單介紹組織現況和工作內容,但問對問題,不僅能減少想像與現實的差異,也能向面試官證明你有做功課。

以下請準備好答案(根據我的面試經驗):

  • 自我介紹
  • 怎麼會想轉職做設計?
  • 為什麼想來應徵這個職位?
  • 離職後的空窗期在做什麼?
  • 你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和弱項是什麼?
  • 你在設計過程中,面臨過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(分享實際經驗與解決辦法,可參考 STAR 模板)
  • 當你和設計師或 PM 意見相左時,怎麼辦?
  • 參與過的專案中,專案角色會有哪些?(看重與他人合作的經驗)
  • 你理想中的設計流程會是什麼?
  • 假如有一筆預算(十萬)會怎麼規劃做 User Testing?
  • 說說我們產品的缺點
  • 目前還有和其他公司面試嗎?

以下請考考面試官:

  • 目前公司的組織架構
  • 目前設計團隊的工作分配
  • 和總部開發團隊的關係是合作或在地發展?(台灣分公司)
  • 你的團隊主要負責什麼項目?
  • 你認爲勝任這個職位,需要具備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?
  • 如何評估工作績效?
  • 身為一個設計師,一週的工作內容大致會是什麼?(可藉機問加班、例行性會議)
  • 你會怎麼描述公司的設計文化?
  • 你認爲在這裡工作最棒的是什麼?
  • 為什麼會招募設計師?(擴張團隊或離職率高)
  • 對於這個職位,未來在公司的職涯發展會是怎麼樣?(大公司)
  • 目前公司或設計團隊面臨最大的挑戰是?(產業洞察、組織文化洞察)
  • 三年內,公司的主要發展目標會是?

以上算是有關面試準備相當實務的分享,希望大家不會覺得太枯燥,無私分享所有心路歷程,由衷祝福各位達成自己的目標,歡迎交流!

👏 記得拍手、追蹤或 Donate 鼓勵我分享更多經驗 / 也可在 Calendly 預約我的時間 Let’s talk!

--

--

Salie Chien

Product designer with curiosity and a growth mindset. Offering time on ADPList, or find me via LinkedIn.